全省“公務餐”改革試點工作現場會召開
7月12日,全省“公務餐”改革試點工作現場會在衢州常山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事務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十五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總結提煉“公務餐”改革試點經驗,部署擴大試點工作, 進一步提升實際成效,推動我省“公務餐”改革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助力新時代勤廉浙江建設。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謝小云作工作部署,浙江省紀委常委、監委委員梁雪冬提工作要求。衢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常山縣委書記潘曉輝,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監察組組長徐建中,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領導徐樟清、華來成,省財政廳有關人員出席會議。會議部署了在全省開展“公務餐”改革試點工作,衢州市、常山縣和杭州市余杭區在會上作經驗交流。
什么是“公務餐”:浙江試點的“公務餐”,指的是公務人員在省域范圍內開展一般性公務活動時,需接待單位協助安排解決,在定點場所自行付費的用餐方式。
“公務餐”改革的重要意義:一是深刻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通過“公務餐”改革,讓公務活動就餐更便利、保障更節儉、活動更務實、工作更高效,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貫徹。二是以“兩個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實踐范例。省委十五屆三次全會提出,要打造新時代勤廉浙江,在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進“公務餐”改革,有助于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爭創勤廉并重的省域范例。三是構建黨政機關“共享食堂”的民心工程。在以往公務活動中,公務人員出差存在就餐不便等問題,尤其是到偏遠鄉鎮,回原單位就餐路途較遠,在鄉鎮食堂就餐財務報銷流程繁瑣,還容易引發公款吃喝等問題。通過實施“公務餐”改革,將大小食堂和就餐點聯成虛擬“共享食堂”,能夠讓出差公務人員就近便捷用餐,讓接待單位安心放心招待,也讓各級黨政機關更加自覺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推行“公務餐”改革的先行探索:2019年,常山縣為了破解公務接待中的一函多餐、超標準接待等違規違紀問題,從源頭上防范違規公務接待廉政風險,開展“廉政灶”試點,探索“公務餐”改革的可行路徑。2022年7月,衢州市打通了市縣鄉各級單位的大小食堂512家,全市公務人員開展公務活動由憑公函吃桌餐改為個人進食堂自費掃碼就餐,餐費直接在出差人員個人飯卡中扣除,全市范圍內實現一碼通用、一碼支付,減少了公務接待費用,有效壓減財政支出。初步統計,衢州市公務接待費用支出同比減少約 30%。杭州市余杭區以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數字化改革為契機,不僅與臨平區、杭州市政府、浙江省政府機關食堂實現餐卡互通,還將本地“一卡通”系統推廣至跨區域、跨層級互通覆蓋,同城到余杭公干人員可與區內干部同步實現在任一互通食堂內,使用個人餐卡刷卡用餐,方便快捷。
如何推進“公務餐”改革:一是堅持改革“系統論”,推動試點示范與全面推進相結合。要切實增強工作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探路先行、示范引領,根據本地實際積極推進改革工作,為全省試點工作提供新的經驗做法。二是牽住改革“牛鼻子”,推動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相結合。既要強化數字應用支撐,打破就餐消費結算的部門壁壘、數據壁壘和技術壁壘,也要優化管理體制,推進流程再造、業務協同。三是著眼改革“獲得感”,推動實際管用與干部愛用相結合。要堅持“實用、管用、好用”,在用餐收費標準、用餐地點選擇上適時優化調整,達到便利便捷、暖心有感的效果。四是突出改革“示范性”,推動建章立制與以上率下相結合。一方面,要補齊制度短板、加強銜接配套,確保改革有制度有標準有規范;另一方面,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嚴格執行“公務餐”管理辦法,引領改革蔚然成風。
如何加強“公務餐”改革的實施與監督:要強化組織保障,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強化協調聯動機制、跟進考核評價機制,以最強保障、最強合力推動改革走深走實。要準確把握工作節奏,行動迅速有力;善用線上監督,精準發現問題;強化監督調研,推動解決問題;加強問題查處,鞏固深化成果,切實做到監督有實招、改革出實效,從源頭上防范違規公務接待的廉政風險。
“公務餐”改革試點范圍:根據部署,列入“公務餐”改革的市域試點有衢州市、舟山市(市本級與兩區全域),縣域試點有18個,包括杭州市余杭區、杭州市臨平區、寧波市鄞州區、余姚市、溫州市龍灣區、泰順縣、德清縣、安吉縣、嘉興市南湖區、桐鄉市、紹興市柯橋區、紹興市上虞區、金華市婺城區、義烏市、臺州市黃巖區、天臺縣、龍泉市、遂昌縣。
11個設區市紀委監委和財政部門負責人,機關事務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以及試點縣(市、區)機關事務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會前,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芳村未來鄉村“廉政灶”用餐點和芳村鎮食堂。
7月12日,全省“公務餐”改革試點工作現場會在衢州常山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事務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十五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總結提煉“公務餐”改革試點經驗,部署擴大試點工作, 進一步提升實際成效,推動我省“公務餐”改革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助力新時代勤廉浙江建設。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謝小云作工作部署,浙江省紀委常委、監委委員梁雪冬提工作要求。衢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常山縣委書記潘曉輝,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監察組組長徐建中,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領導徐樟清、華來成,省財政廳有關人員出席會議。會議部署了在全省開展“公務餐”改革試點工作,衢州市、常山縣和杭州市余杭區在會上作經驗交流。
什么是“公務餐”:浙江試點的“公務餐”,指的是公務人員在省域范圍內開展一般性公務活動時,需接待單位協助安排解決,在定點場所自行付費的用餐方式。
“公務餐”改革的重要意義:一是深刻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通過“公務餐”改革,讓公務活動就餐更便利、保障更節儉、活動更務實、工作更高效,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貫徹。二是以“兩個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實踐范例。省委十五屆三次全會提出,要打造新時代勤廉浙江,在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進“公務餐”改革,有助于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爭創勤廉并重的省域范例。三是構建黨政機關“共享食堂”的民心工程。在以往公務活動中,公務人員出差存在就餐不便等問題,尤其是到偏遠鄉鎮,回原單位就餐路途較遠,在鄉鎮食堂就餐財務報銷流程繁瑣,還容易引發公款吃喝等問題。通過實施“公務餐”改革,將大小食堂和就餐點聯成虛擬“共享食堂”,能夠讓出差公務人員就近便捷用餐,讓接待單位安心放心招待,也讓各級黨政機關更加自覺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推行“公務餐”改革的先行探索:2019年,常山縣為了破解公務接待中的一函多餐、超標準接待等違規違紀問題,從源頭上防范違規公務接待廉政風險,開展“廉政灶”試點,探索“公務餐”改革的可行路徑。2022年7月,衢州市打通了市縣鄉各級單位的大小食堂512家,全市公務人員開展公務活動由憑公函吃桌餐改為個人進食堂自費掃碼就餐,餐費直接在出差人員個人飯卡中扣除,全市范圍內實現一碼通用、一碼支付,減少了公務接待費用,有效壓減財政支出。初步統計,衢州市公務接待費用支出同比減少約 30%。杭州市余杭區以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數字化改革為契機,不僅與臨平區、杭州市政府、浙江省政府機關食堂實現餐卡互通,還將本地“一卡通”系統推廣至跨區域、跨層級互通覆蓋,同城到余杭公干人員可與區內干部同步實現在任一互通食堂內,使用個人餐卡刷卡用餐,方便快捷。
如何推進“公務餐”改革:一是堅持改革“系統論”,推動試點示范與全面推進相結合。要切實增強工作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探路先行、示范引領,根據本地實際積極推進改革工作,為全省試點工作提供新的經驗做法。二是牽住改革“牛鼻子”,推動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相結合。既要強化數字應用支撐,打破就餐消費結算的部門壁壘、數據壁壘和技術壁壘,也要優化管理體制,推進流程再造、業務協同。三是著眼改革“獲得感”,推動實際管用與干部愛用相結合。要堅持“實用、管用、好用”,在用餐收費標準、用餐地點選擇上適時優化調整,達到便利便捷、暖心有感的效果。四是突出改革“示范性”,推動建章立制與以上率下相結合。一方面,要補齊制度短板、加強銜接配套,確保改革有制度有標準有規范;另一方面,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嚴格執行“公務餐”管理辦法,引領改革蔚然成風。
如何加強“公務餐”改革的實施與監督:要強化組織保障,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強化協調聯動機制、跟進考核評價機制,以最強保障、最強合力推動改革走深走實。要準確把握工作節奏,行動迅速有力;善用線上監督,精準發現問題;強化監督調研,推動解決問題;加強問題查處,鞏固深化成果,切實做到監督有實招、改革出實效,從源頭上防范違規公務接待的廉政風險。
“公務餐”改革試點范圍:根據部署,列入“公務餐”改革的市域試點有衢州市、舟山市(市本級與兩區全域),縣域試點有18個,包括杭州市余杭區、杭州市臨平區、寧波市鄞州區、余姚市、溫州市龍灣區、泰順縣、德清縣、安吉縣、嘉興市南湖區、桐鄉市、紹興市柯橋區、紹興市上虞區、金華市婺城區、義烏市、臺州市黃巖區、天臺縣、龍泉市、遂昌縣。
11個設區市紀委監委和財政部門負責人,機關事務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以及試點縣(市、區)機關事務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會前,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芳村未來鄉村“廉政灶”用餐點和芳村鎮食堂。
主辦單位: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
浙ICP備 12033674